10月8日,中国工程院柴天佑、杨善林、丁烈云、陈晓红、冯夏庭、唐立新等6位院士,以及数十位国家杰出科技人才、企业领军人才汇聚在沈阳,参加第四届智能制造系统工程学术会议,为辽宁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转型把脉支招,提供决策咨询。
“数字辽宁、智造强省”是我省“十四五规划”战略目标,围绕这一战略目标,我省提出做好改造升级“老字号”、深度开发“原字号”、培育壮大“新字号”三篇结构调整“大文章”。为此,以“数字生态•智造未来”为主题的这次会议,除了安排一系列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外,还专门设计了专家学者与企业对接的“智能制造企业实践论坛”环节,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辽宁振兴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。
中国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杨善林院士表示,辽宁有深厚的工业基础,如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,如何用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来提升传统产业,是辽宁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,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机遇。发展工业互联网就是应对挑战、迎接机遇的一个重要着力点,辽宁有良好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基础,有鞍钢等对工业互联网需求旺盛的大型制造企业,还有东北大学等强大的技术支撑,有能力把这种需求转化为互联网产品。
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、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晓光表示,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,数字经济规模正不断上升。辽宁工业基础强大,现在提出进行“数字辽宁、智造强省”建设,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,也符合国家战略需求,可以说辽宁抓了一个很好的“点”,再利用好自身的工业和人才等基础,辽宁制造会走向更加高端的制造。
近年来,东北大学在一直深耕服务型制造、智慧工厂研究,并致力于将科技成果落根辽宁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。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蒋忠中认为,数字化转型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但如何进行好产学研结合、产学政结合,仍需要进一步探索。不同行业、不同企业的数字化程度会有不同,但数字化趋势是必然选择,相关的配套、支持还需要政府多多关注。
这次会议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智能制造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、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东北大学主办。
来源:辽宁日报